原標題:臺灣藝人西進尋找新天地最近有朋友向記者感慨 每次回家打開電視或電腦 總能看到臺灣藝人的身影。比如紅遍兩岸的綜藝節目《中國好聲音》 選手、評審、嘉賓都有臺灣藝人的參與;前段時間熱播的電視劇《花千骨》 男一號來自臺灣;各大衛視五花八門的真人秀節目以及網絡上各種人氣超旺的談話類節目中 臺灣藝人更是紛至遝來 閃現在大陸銀屏內外。據報導 2015年大陸電視和主流視頻網站的綜藝節目上 出現過的臺灣藝人數量已超過50人。大陸像一片沃土 不斷吸引他們前來淘金。不少人西進後甚至闖出一片新天地 迎來自己事業的新高峰。“大陸像一塊磁石”“很多臺灣藝人 如果沒生病 你在臺灣又很久沒有見過 通常都是去大陸了。”臺灣年代電視臺節目部副總常立欣不久前表示。翻開大陸知名綜藝節目的嘉賓單 從《爸爸去哪兒》中的林志穎 到《中國好聲音》中的庾澄慶、齊秦 再到《我是歌手》中的張宇、林志炫和彭佳慧 很多臺灣藝人因為這幾檔節目爆紅 贏得眾多粉絲 事業梅開二度。就連“臺灣綜藝教父”王偉忠 也在2013年帶著旗下藝人先後上了兩檔內地綜藝節目:《中國夢之聲》和《中國達人秀》。“大陸像一塊磁石 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才。”為啥臺灣藝人都愛來大陸發展?常立欣說 因為這裡有許多讓人無法拒絕的“福利”。最直觀的就是酬勞。不少臺灣藝人來大陸以後身價飆漲 可能拿到數倍於甚至幾十倍於臺灣的酬勞 還有媒體對臺灣藝人喊出“想要富 去大陸”的口號。其次就是影響力。大陸數以億計的粉絲為藝人帶來的社會影響力 是臺灣無論如何也比不了的。除此之外。 “有意思”也是臺灣藝人愛來大陸的重要原因。臺灣音樂人黃國倫對大陸綜藝節目的評估是“百花齊放” “什麼節目都有PVC橡膠磁鐵片 談話、音樂、戲劇、綜藝真人秀、文化、教育 臺灣就比較單一。”庾澄慶也表示 自己上《中國好聲音》 是因為這是真正讓他覺得有意思的節目。這一點臺灣節目製作人有更深體會。臺灣綜藝節目製作經費逐年萎縮 選題重複單調 讓製作人失去了創作的土壤和激情。而大陸資金多、市場大 製作人西進後反而找到了實現自我價值的舞臺。曾執掌巔峰期《康熙來了》的孫樂欣已和大陸視頻網站合作 詹仁雄、陳致遠等製作人也打算和大陸電視人合作開創新節目。“至少 我現在可以想像一下做大節目的感覺了 而不是面對一幫已經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人 去講那些我自己都能替他們講的夫妻話題或者小吃美食。”不接地氣難出彩不過 西進尋找新天地既不輕鬆 也不簡單 經常有人“水土不服”。黃國倫初到大陸 因為兩地“某些笑的哏不太一樣” 有時候在綜藝節目上講一些在臺灣會引起哄堂大笑的哏。 這些哏拋給大陸觀眾 “他們聽不懂 沒反應。”臺灣編劇的劇本也是這樣 與大陸文化銜接不够 難以體現大陸都市潮流的現狀。“比如說《一起來看流星雨》、《愛情是從告白開始的》這些劇磁鐵 都是模仿了成熟的臺灣偶像劇劇本 但完全不符合現在大陸大學生的生活模式 裡面的生活過於架空。”在臺灣從事劇本策劃的唐小姐說。不少大陸節目製作人也表示 “他們(臺灣藝人)的話題還是很局限於臺灣 但我們需要的是更多和內地(大陸)結合的東西。”不接地氣 就很難在大陸出彩。其實早年間 臺灣的藝員資源和科技理念是遙遙領先大陸的。但近年來大陸影視娛樂業蓬勃發展 不斷有資金和人才流入 節目質量水漲船高 臺灣市場卻慢慢式微 兩岸實力對比逐漸逆轉。以前在大陸火到不行的臺灣元素——偶像劇、臺灣腔、大曝隱私、無厘頭搞笑等 如今再照搬到大陸銀屏 就頗顯尷尬 與主流風格不合。為了迎合大陸觀眾口味 臺灣藝人紛紛忙著重新學習。字正腔圓的普通話、簡體字、大陸文化、相關政策……都是必修課。但許多臺灣藝人在大陸兜兜轉轉一圈之後 還是求路無門 只能暫時回臺灣等待新機會的召喚。“現時的情况是 沒有去不去的問題 只有有沒有人要你去而已。”有藝人感慨。合作模式待探索雖然大陸對臺灣藝人需求量不小 但兩岸的合作模式還遠沒有固定 大家都在探索。現時最常見模式是 臺灣經紀人跟大陸經紀人合作經營一個藝人磁鐵書籤 或是代理一些藝人。“我認識的很多經紀人現在一天到晚跑大陸。”常立欣說 現在臺灣經紀人是跑得最勤快的 他們先帶頭往大陸跑 再把藝人帶過去。也有的是“帶頭藝人”去大陸後 再把小夥伴們帶過去。比如愛奇藝的《奇葩說》節目 自從臺灣資深藝人蔡康永成為該節目的導師之後 很多臺灣藝人都覺得“可以嘗試”。於是 上過“康熙”的陳漢典、阿雅、謝依霖、沈玉琳、趙正平和小甜甜等人“都來了”。有人懷疑 臺灣藝人集中“登入”掘金 會不會只有這一波 幾年之後大家又都回歸島內了?很多業內人士分析認為 這點根本不必擔心。大陸的影視娛樂市場還處在發展階段 遠遠沒有達到飽和 對藝人的需求量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還會比較大。不過隨著大陸市場逐步完善 對藝人的要求會越來越高 有料的藝人更加吃香 濫竽充數的藝人則難以為繼。有專業特長的人 像星座專家、心理專家或是魔術師等 路會走得比較久遠。臺灣電視節目為啥變難看了?(連結)製作成本低是導致臺灣電視節目難看的原因之一。台劇平均一集205萬元(新臺幣 下同) 最低從40萬元起跳。而大陸劇平均一集製作費736萬元 場面浩大的古裝劇單集成本更超過千萬元 例如紅透兩岸的《武媚娘傳奇》 一集成本就要1562萬元。比起戲劇 臺灣綜藝節目製作費落差更大 平均一集製作費96萬元 中視《華人星光大道》一集400萬元最高。而大陸綜藝節目平均一集製作費3381萬元 是臺灣的35倍 其中《奔跑吧兄弟》最敢砸錢 第二季一集成本高達8333萬元。不斷重播是讓電視變難看的另一原因。島內大部分有線臺平均每天重播超過10小時 《JET綜合臺》一天重播18小時居冠。 該頻道《新聞挖挖哇》一天播出7次 攤開節目表來看 重複性之高 令人咋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