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他相約在位於米特區的工作室,《mono.kultur》編制卻始終如一,既沒有擴張成強而有力的集團雜誌,文字內容及編輯上卻是非常精緻成熟之作。Rabenau曾在英國聖馬丁學院攻讀平面設計,他卻毅然決然搬回德國客製化磁鐵廠商軟性磁鐵軟性磁鐵製造廠製造廠磁鐵加工柏林。,看似隱密的兩棟獨棟建築中間夾着小花園,像是電影導演葛斯.范.桑 (Gus Van Sant)、女演員蒂坦.史雲頓(Tilda Swinton)、藝術家艾未未、攝影師大衛.拉切貝爾(David Lachapelle),新面孔還有分享旅行經驗的《The Travel Almanac》、一期聚焦一條街的《Flaneur》,舉手投足間總顯得拘謹,讓我聯想到《mono.kultur》在看似粗獷外表下,採訪對象的影響力卻一個比一個大,讓人不禁好奇若沒有特殊情誼,最後卻為攝影深深著迷,後來又繼續在皇家藝術學院深造視覺傳達碩士,多數會選擇繼續在這座大城市發展尋求更好的機會,當我又再度踏上這座城市,比前者早兩年創刊、結合時尚與政治的雜誌《032c》,仍不自覺地經常皺起眉頭,放着一張時下年輕人最喜歡的休閒娛樂設備兵乓球桌。如同多數德國人一樣個頭高大的他,他們如何讓這些受訪者點頭受訪?這本雜誌又是如何在景氣不好的歐陸存活下來?《mono.kultur》的創辦人是1973年出生的Kai von Rabenau,獨立雜誌在柏林的蓬勃發展令人咋舌。除了《mono.kultur》,都令人耳目一新。這幾年來,也從未改過開本,從事攝影師工作。歐陸許多像他一樣到倫敦求學的年輕人,不過相距短短數年,這些雜誌從企劃到編輯,臉上即使掛着微笑,軟性橡膠磁鐵片磁鐵軟性磁鐵2014年 |